星期二, 12月 28, 2004

海嘯現先兆 10分鐘可逃

楊明暐/綜合報導

印度孟加拉灣海嘯十分罕見,因此這次海嘯發生時,不少當地人還跑到海灘觀賞巨浪,結果被巨浪沖走。還有人是在撿拾被巨浪打上岸的魚時,被隨之而來的巨浪捲走溺斃。

專家指出,海嘯發生時,海岸線會快速移往陸地,意味海嘯即將到來,這時在海邊的人有大約10分鐘時間逃離。即使在聽到隆隆海嘯聲才逃生,也能及時逃命。

然而這次在南亞災區,很多民眾從未見過海嘯。專家指出,若能讓民眾了解海嘯的先兆,應可減少死亡人數,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枉死」。專家說,海嘯發生時,民眾若站在水深及腰的位置,就很可能會被大浪沖走。

氣象局:100公里地震 3分鐘測報
陳彥伯/台北報導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上午表示,台灣雖未加入國際海嘯預警系統,但台灣在海嘯、地震預測的技術在國際上,仍處於領先的地位,美國也對台灣的技術予於肯定。他說,發生在1000公里外的地震,美國在15分鐘內就把南亞地震相關資料傳送台灣,而在100公里左右發生的地震,以及時速500公里的海嘯,氣象局在3分鐘內就可完成測報,沿海地區民眾則有9分鐘的時間作因應。


他也強調,氣象局在測報系統上有完整的技術,歡迎各港口、海水浴場管理者能加入氣象局的測報系統,這是免費的服務,只要有地震發生,甚至可能引起海嘯,氣象局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發送手機簡訊通知。

南亞發生地震引發上萬人的傷亡災情,同屬海島地區的台灣,近來則是檢討聲不斷,擔心未加入國際海嘯預警系統的台灣遇到相同情形,是否也是毫無招架能力。郭鎧紋上午在立法院參加國民黨團所舉行記者會時指出,他不曉得台灣為何沒有加入國際海嘯預警系統,但台灣在相關測報技術上卻是在國際居領先地位。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