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0月 07, 2004

龜山島介紹

剪貼文章:

龜山島,現在被列為軍事管制區,成為可望而不可及的宜蘭地標,直到前年開放觀光(觀光局東北角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在網路查尋到目前,前往龜山島船隻主要以頭城附近的烏石漁港為登船點,有多種行程與票價,例如只有行船繞島一圈收費600元、繞島及登島收費800元、賞鯨及繞島收費1200元、全套賞鯨、繞島與登島,收費1600元,本島開放時間為每年三月一日至十月三十一日之每日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但每年六、七、八月份,得配合暑期日落時間延長一小時。本島開放時間內,週一開放供學校、學術單位辦理戶外自然教學或生態研習,週二至週日對一般民眾開放。每日登島總人數以350名額為原則,惟至多得增加50名額。此外,另有由台北縣經藍色公路、或由南方澳漁港直接登船的行程。相關船舶資訊、旅程建議、登島申請等等,都可在東北角家風景區管理處http://www.necoast-nsa.gov.tw找到資料。),我們才有機會親近它,島上火山活動頻繁,處處可見火山地形及硫磺噴氣孔,海面上更可看到火山湧動的證據。

龜山島地形上可分為龜首、龜甲(海拔401公尺,有著「一等三角點」之稱),東煥大哥說這是代表視野無阻礙,和龜尾等三個部分,主要是由安山岩質之熔岩流和火山碎屑岩互層所構成的火山島,據東煥大哥所敘述其龜山島、基隆嶼、三雕角、花瓶嶼、棉花嶼和釣魚臺是為一系列的火山島,而龜山目前還是為一座活火山,未來再噴發的可能性很大,龜山位於宜蘭縣東北方約12海哩,面積約2.9平方公里,其為蘭陽平原的守護精靈及地標,有著關於龜山島的一些活靈活現的諺語,例如:「神龜戴帽」、「神龜擺尾」,前者代表只要看到龜甲上有雲籠罩著,表示就快要下雨了,後者因龜尾屬於礫灘所形成,所以因季風之影響,而方向會加以改變,而形成了擺尾之自然現象產生,這些種種的自然景觀真是讓人驚嘆不已。

東煥大哥舉例說到,龜山啊!在未被列為軍事管制區前,宜蘭縣漁民的生活和龜山島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但也因這個關係,而成為龜山這個地名的由來之一,而從台灣本島遠眺龜山,外形像一隻浮出水面喘息的海龜,這為第二命名之由來。

龜山島海域位於大陸棚、大陸斜坡,當黑潮流經時,會使得深海營養鹽類湧升上來,形成海洋生物相豐富的地方,例如:小卷、赤棕、馬頭魚、蝦、蟹等高經濟性海產類,也由於長年管制封閉,使得島上生態相當完整且獨特,島上有著當初最原始型態的吳郭魚,而周圍海域部分,更有著許多長達2公尺的炫麗海蛇。

龜山,有一隻鸕鶿又名水老鴉,因折翼而飛不回去,待在島上約有7、8年的時間,東煥大哥說當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已不可考了,只知島上的阿兵哥們稱牠為「士官長」,聽起來還蠻有威嚴的感覺,別小看牠唷!牠可是捕魚高手,曾有漁民要鸕鶿捕魚前會先讓牠們空著肚子,在頸部套一橡皮圈環,這樣所捕獲到的魚才不會被鸕鶿吞進肚子裡,收成時,讓牠們把魚兒吐出(頸間用力推擠),並餵食小蝦做為犒賞,漁民豐收,而鸕鶿也飽食美味佳餚,不知這算不算是一舉兩得呢?傷了翅膀,不能高飛,只能靜悄悄地等待同伴一年又一年的到來,每年士官長都會等著同伴的來訪,與同伴在水面奔馳,我想這是士官長最開心的時刻吧!

----------------------------------------------------
【PCHOME廣告剪貼的內容】

龜山島屹立在太平洋,為宜蘭縣天然地標,位於台灣東北角近海約10公里的海面上,島嶼面積計2.80平方公里,東西長3.3公里,南北長約1.7公里,海岸線總長約10公里,因外貌酷似浮龜而得名,為目前台灣唯一確定的活火山。 宜蘭縣內只要無山丘阻擋之處都可以看到龜山島,全台灣最為特殊醒目的地標之一,龜山島海域為台灣三大漁場之一,是鯨、豚迴遊必經之路。放眼世界各地,人類與海豚的接觸幾乎僅止於在「海洋公園」生於台灣島的我們,何其有幸,不僅如此,龜山島還被視為蘭陽平原的守護神,是宜蘭縣民共同信仰圖騰。龜山島賞鯨不但能欣賞到鯨豚在海中跳躍的壯觀奇景,更能邊欣賞整座龜山島的美麗佳景! 而龜山島也不負眾望的在民國89年8月1日正式開放民眾登島,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海岸風景管理處,為保護龜山島自然生態環境,每日登島總人數以250名為原則,自92年3月起登島總人數增加為每日350名,就讓我們一窺龜山島神秘之面紗吧!!!

----------------------------------------------------
【2004.08.07~8 龜山島的潛水消息】

之前傳出龜首位置的山頭崩落,沒想到這次去潛水,謝俊義教練說,崩落的位置剛好壓住底下的海底溫泉噴口,柱狀的噴口只剩一柱在噴。原預計第二天要去龜山島,也因風浪太大沒去成。原想去龜山島潛水再探美景也就無法成真,不過蘇澳港外頭三仙台前的蓮花礁(釣魚人稱之為八米礁)也滿不錯的。成片的軟珊瑚,還有類似小峽谷的洞口,也算是滿漂亮的。



Link: http://www.bamboo.hc.edu.tw/~sts/course-2003/course/record/record-02-04.html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